澳门电子游艺场_经典炸金花-平台|官网

图片

图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大连海事大学贾凤姿:用爱与责任讲活了思政课

2010年04月10日 10:30 佚名 点击:[]

用爱与责任讲活了思政课

——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贾凤姿

贾凤姿在与学生交流。(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立凯

“大学四年如果没听过贾凤姿老师的课,那将是你人生的遗憾”、“每学期都抢不到,郁闷”……这是记者在评师网上看到的一些学生留言,他们谈论的是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贾凤姿。一个普通的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何以在学生中有如此高的评价?日前,记者来到大连海事大学,近距离地了解贾老师。

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在大连海事大学,每个走进贾凤姿课堂的人恐怕都会被火爆的课堂场面所震撼。由于选课学生太多,贾凤姿不得不同一授课内容要分别讲三次。即便这样,能容纳230多人的阶梯教室仍然爆满。

每次来到教室,贾凤姿都是迎着学生们的掌声走进去的。复杂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枯燥的内容被演绎得绘声绘色,贾凤姿上课从不看讲稿,也很少站在讲台上,一般都是站在学生座位的过道里边走边讲。不知多少次,下课铃声响了,但学生们的注意力依然在课堂上,他们央求贾老师把这部分内容讲完。

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贾凤姿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在准备给学生讲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原理时,她想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公式来讲解,为了了解这两个公式就跑去听大学物理课,一听就是20节,而这方面的内容在她的课堂上却只有5分钟的时间。多年来,贾凤姿听过的课不但有大学物理,还包括中文、历史、经济学、哲学等多个方面。她说:“听别人的课,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把自己的课讲得更好。”在贾凤姿的课堂上,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被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同行看来,她总是紧跟时代和青年学子思想的步伐,激发起学生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为了把课讲生动,让学生喜欢,从课堂设计到案例选择甚至板书,她都精心设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苑世强说。

政治理论的传播者

贾凤姿身体不好,几年前做过一次大手术,肺部的一半被切除。有时上完一节课,她已是大汗淋漓。但她从没因为身体原因影响工作,总是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即便是在手术住院期间,她仍然想着上课:“只要我能回到课堂,回到学生中间,我就活了。”

学校安排课时,她从没有因为身体原因或任务量提过特殊要求,一直积极配合和服从学校安排。每年申报科研课题时,她都积极申报,即便在评上教授后仍然如此。同事都好心地劝她不要申报了,要多休息。可贾凤姿始终认为,好的大学教师必须既是教书能手又是科研能手,只有以科研促教学,夯实基本功,才会使教学游刃有余。

多年来,贾凤姿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0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5项,在各级各类专业期刊发表几十篇论文,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3年被评为大连海事大学教学质量免检教师。

作为贾老师多年的同事和朋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刘国其称贾老师是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和传播者。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少南则说:“她让学生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待生如子的好妈妈

“爱生如子”,是贾凤姿的教育理念。她说,爱是教育的灵魂,为师之道,必须热爱学生,犹如父母之爱护子女。

贾凤姿常说:“要先做母亲,后做老师,要用母亲博大的胸怀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每学期新生上课的第一天,贾凤姿都会把手机号和家里的座机号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记住。她说,只要有需要找贾老师,无论何事,24小时都行。

1995年春节前夕,贾凤姿去学生宿舍找人,听到水房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她走进水房,看到一个学生正在洗衣服。贾老师关切地问:“学校都放假了,供暖和供电都停了,你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呢?”那个学生两眼含泪说:“我家在广西,家里经济很困难,往返一趟需要不少钱。”贾凤姿立即把兜里仅带的300元钱递给了他:“快回家过年吧,你妈妈一定很想念你。”

2000级电子专业的两个男生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不上课,贾凤姿几次让学生捎信让他们来上课,他们都没来。于是,贾凤姿上课之前先到宿舍或网吧叫他们回来上课。开始,他们很不情愿,说:“我妈妈都管不了我,你干吗那么认真。”贾凤姿说:“妈妈离你太远管不着你,我一定要管。在学校,我既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妈妈。”最后,两个学生被她执著的爱感动了,开始每天早早来到教室上课,成绩越来越好。

贾凤姿对学生的爱,也博得了学生对她的爱。学生把她视为最亲近的人,想家时就会给她打电话,有心事时会毫无保留向她倾诉,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也第一时间向她报喜。每逢母亲节,贾凤姿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贺卡和在校生的许多鲜花。

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2005年7月,大连某报进行“我最喜欢的大学老师”评选。题目为:大学里是否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曾指引你人生的方向?贾凤姿光荣上榜。

贾凤姿的家搬了几次,但一块粗糙地绣着“翰墨奇香”的匾却一直跟随着她。她的学生刘志强来自湖北农村,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加上个子矮小,上课时总是坐在角落里。贾凤姿注意到了他,在讲授哲学原理时间、空间客观性问题时,她有意重点讲述了空间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边讲,贾老师一边用哲理和事例“点醒”着刘志强——人的身高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渐渐地,刘志强目光里的冰冷开始融化,无精打采的他挺直了腰板。课后他含着眼泪走到贾凤姿面前说:“谢谢老师,您给了我信心和希望。”从此,刘志强变得乐观向上,勤奋好学。一年的寒假开学前,刘志强打电话给贾凤姿说从老家带了点东西,要老师去火车站接他。

贾凤姿疑惑地开车来到火车站,那天天气寒冷,风雪弥漫,此时的火车站广场已经没有几个人,这时贾凤姿看到站在风雪中已是雪人的刘志强,背着一个比他还高的东西。当刘志强把那个扁平的东西打开给贾凤姿看时,贾凤姿所有的疑问被瞬间卷涌而来的感动击得粉碎。那是一块匾,绣着“翰墨奇香”四个大字。

字是刘志强在家乡县城书法最有名气的老先生家门口站了3天求来的;回来后他的母亲用了几个晚上一针一线地绣在布上;粗糙的镜框是刘志强和父亲连夜亲手制作的;怕弄坏,刘志强背着它在火车上站了一天一夜……风雪中,刘志强身背匾额的镜头永远定格在贾凤姿的心中,对她来说这已经不是一块普通的匾,而是一个家庭对滴水之恩的真诚感念,也是对一名教师最高的奖赏。

“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有这块匾就足够了。”贾凤姿说。

这,仅仅是贾凤姿实践“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理念的一个缩影。

“信仰科学理论,智慧人生担大任;忠诚崇高事业,躬耕播爱育英才”,这是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王昭翮送给贾凤姿的评语。贾凤姿则说:“我只是在三尺讲台上做了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情。”这就是贾凤姿——一位把全部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她所挚爱的学生的心里话。

《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8日第1版

上一条:真情,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 下一条:立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