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电子游艺场_经典炸金花-平台|官网

图片

图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北师大思政课在案例教学中焕发生机

2010年01月10日 22:23 佚名 点击:[]

新颖,真实,妙趣横生……说起由哈佛商学院最初倡导的案例教学法,一幅活泼的师生互动图跃然眼前。

枯燥,重复,脱离现实……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许多大学生心目中的老印象。

为了改变思政课的旧面貌,北京师范大学于2002年开始了一项创新探索——将思政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今天,案例教学的引入使得从前以说理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思政课逐步走出沉闷,焕发生机。

别样课堂 积极参与

“熊熊大火将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焚烧殆尽,在消逝的火光中,一支近代海军建立起来,一批实务产业在寓强于富的政治理想下焕发生机。与此同时,新式学堂书声朗朗,第一批留学生远赴重洋……然而,甲午战争的炮声和硝烟却很快吞没了这一切……”在对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了简单回顾后,北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师赵朝峰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案例。然后,他组织学生们围绕视频内容展开自由讨论。

学生徐慧说:“洋务运动主要是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学习军事和教育,各个领域都有可学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封建的问题,达不到自强求富的目的。”“问题在于学得太晚,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平等条约了。”王家玉表达了她的不同观点……

3月16日下午3点半,在北师大2教208教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正在进行,本堂课的主题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来自北师大物理系和心理系的100多名大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课程讨论中。

课下,心理系学生张东对记者说:“老师运用各种案例,多角度展示当时的情景,不但让我们感觉有意思,而且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并自觉地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物理系学生王菲告诉记者:“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梳理和表达出来同大家分享,很有成就感;听别人的发言,则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澳门电子游艺场_经典炸金花-平台|官网的观点。”

在北师大,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新四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思政课的面貌因此得到改变,日益得到师生认可。北师大的思政课学校教学质量评价表显示,思政课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均不低于92%,超过学校平均水平。在近几年学生评选“十佳教师”的活动中,总有思政课的教师进入决选或当选,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北师大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熊晓琳从事思政课教学已17年,她说:“现在,思政课的目的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思考问题,如何把自己的观点梳理和表达出来。案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炳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思政课案例教学之所以富有成效,首先在于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和愿望。”

精挑细选 丰富“案”源

教学方法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早在2002年,在王炳林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以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为主要方向的“两课”教学团队,并在团队内部组建了案例教学研究丛书编委会。通过研究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团队注重发挥教学与科研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致力于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

从事了20多年思政课教学的王炳林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人人都喜欢听故事,而每一个重大理论的背后其实都有鲜活的故事。案例教学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过读懂理论背后的故事,了解理论产生的必然性。”

为了把这些鲜活的故事挑选出来,做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王炳林带领他的团队,以新颖、丰富、真实、典型、富有实效性、感染性、针对性为主要标准,多方面挖掘“案”源。

“两课”教学团队成员刘强介绍道:有的案例直接引用有证可考的古今中外典型事例,这类案例广泛易得且可信度高,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强;有的案例要从大量的影像资料、文字素材中选取反映同一个主题的相关材料进行整合加工,这类案例往往更具感染力和震撼性;还有一种案例,是通过参观考察、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取第一手材料,然后通过整理、剪辑和技术加工等方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最终制作成新的教学案例,这类案例弥足珍贵,往往能保持“本色”,真实可信、形象具体、说服力强,受到学生的喜爱。这三类教学案例相互补充,构成教学案例库。

选择、加工和制作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保障和基础环节。王炳林认为,在形式上,案例要多种多样;在性质上,既要有正面的,也要有反面的,但要侧重于经典和正面的案例,注重正面引导。

系统设计 灵活善用

“案例教学必须坚持系统设计、广泛参与和师生互动三大原则。”王炳林告诉记者,针对每一门思政课程的每一节课,“两课”教学团队都进行系统的设计,精选案例,并且编写教学案例解析材料;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案例的搜集、选择、加工和应用的工作中,并且随时提取现实中的材料充实课程,只有教师自己仔细选择、认真研究案例,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在案例应用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点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王炳林强调,案例的运用重在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要牵强附会,生动不是好案例的唯一标准,好案例的第一标准应该是为教学目的服务。

坚持案例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求,“两课”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简单而实用的案例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穿插、展示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案例,以及教师引导、点睛、释疑。三个环节之间并无一成不变的顺序,而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教育对象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当遇到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的情况,案例教学一般采取教师讲解、设疑-展示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释疑的顺序;反之,则可采用展示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释疑的顺序。

具体到每个环节上,也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熊晓琳说,在穿插、展示案例环节中,时机的把握要因案例特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那些内容复杂、争议性强、时间跨度大的案例,应在上节课结束后展示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那些耳熟能详、耐人寻味的案例,可以先于授课内容展示给学生;那些教育意义大、感染性强、新颖的案例,要穿插在授课内容中,在给学生带来惊喜和震撼的同时,引发他们的讨论;那些总结性强的案例则往往安排在下课之前展示,以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印象。

在学生分析讨论案例环节中,“两课”教学团队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问答、模拟体验等方式参与其中。赵朝峰介绍说,讨论主要有个人自由讨论和分组讨论两种方式。自由讨论操作起来更方便、灵活,适用于一切类型的案例;对于那些难度系数较高、非群策群力不能完成的案例,应当开展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参与讨论。此外,模拟案例中的场景、人物和情节,以重现案例的模拟体验法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起着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引导、点睛、释疑环节格外重要。”刘强说。首先,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要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设置疑问,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观看案例;其次,教师要采用即时点评和总结性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再其次,教师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在案例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把握适度原则,同时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始终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上一条:思政课情感教学模式探析 下一条:江西高校思政课教师既做教员又做演员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